2014-07-08 12:29:56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華圖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華圖發布:2014欽州市農村信用社經濟知識常考試題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單選題
1. 消費者預期某物品未來價格要上升,則對該物品當前需求會( )。
A. 減少 B. 不變
C. 增加 D. 上述三種都有可能
1. C 如果消費者預期未來某種商品的價格會上漲,他們可能會在價格上漲之前購買更多的這種商品,它的需求就會上升。故本題選C。
2. 需求的交叉價格彈性為負,說明這兩種商品屬于( )。
A. 替代品 B. 互補品 C. 獨立品 D. 劣等品
2. B 交叉彈性系數等于某種商品需求量變動率和與它相關商品價格的變動率的比值。如果商品a和b 是互為補充的,當b的價格上漲,b的需求量下降時對a的需求也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需求的交叉彈性為負數值。故本題選B。
3. 當價格高于均衡價格時( )。
A. 需求量大于供給量 B. 需求量小于供給量
C. 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 D. 需求量與供給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
3. B 均衡價格是在市場的供求力量自發調節和作用下形成的。當市場價格偏離均衡價格時,市場上會出現需求量與供給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狀態。當價格高于均衡價格時,供給的數量就會超過在這一價格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即供給量大于需求量,市場會出現過剩。故本題選B。
4. 名義GDP和實際GDP之間的關系是( )。
A. 名義GDP=實際GDP×GDP折算指數 B. 名義GDP=實際GDP--GDP折算指數
C. 名義GDP=實際GDPXGDP增長率 D. 名義GDP=實際GDP÷GDP增長率
4. A 名義GDP與實際GDP的差別可以反映出某一時期與基期相比價格變動的程度。名義GDP與實際GDP的比率稱為GDP折算指數,即GDP折算指數=名義GDP/實際GDP。故本題選A。
5. 假如生產某種商品所需原料價格上升,則這種商品( )。
A. 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B. 供給曲線向左移動
C. 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D. 供給曲線向右移動
5. B 在既定的價格下,生產成本越高,利潤越低。成本增加時,生產者會減少生產,或轉向生產其他成本增加少的產品,也就是說,供給會減少,即供給曲線向左移動。故本題選B。
6. 絕對剩余價值生產是( )。
A. 在工作日不變條件下,延長工人必要勞動時間實現的
B. 在工作日不變條件下,縮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實現的
C. 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條件下,延長工人工作日實現的
D. 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條件下,縮短工人工作日實現的
6. C 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條件下,延長工人工作日是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在工作日不變條件下,縮短工人必要勞動時間是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故本題選C。
7. 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 )。
A. 生產商品的兩次不同勞動 B. 生產商品的兩個勞動過程
C. 生產商品的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 D. 不同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
7. C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由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決定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生產商品的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抽象勞動和具體勞動在時間上、空間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故本題選C。
8. 簡單的國民經濟均衡的條件是( )。
A. 國民儲蓄等于國民投資 B. 國民收入量等于國民消費量
C. 政府收入等于政府支出 D. 出口等于進口
8. A 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條件可以表示為:投資等于儲蓄,即I=S。投資與儲蓄相等是國民收入保持均衡穩定狀態、整個經濟體系總的供求相等的重要條件。故本題選A。
9. 在開放經濟下,下列不是政府宏觀政策的最終目標的是( )。
A. 國際收支平衡 B. 不存在貿易逆差或順差
C. 經濟均衡增長 D. 消除通貨膨脹
9. B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解釋,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有充分就業、價格穩定、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故本題選B。
10. 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價值中,既是新創造價值的一部分,又是生產成本組成部分的是( )。
A. C B. v C. m D. v+m
10. B 社會總產品劃分為包含在產品中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和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v),以及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里創造的價值(m),v是新創造價值的一部分,又是生產成本組成部分。故本題選B。
多選題
1. 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刺激消費政策是( )。
A. 減少稅收,增加消費者的消費 B. 降低利率,減少儲蓄
C. 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D. 增加政府的支出
E. 采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
1. ABCD 在蕭條時期,國民收入小于充分就業的均衡,總需求不足,所以政府應該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減少稅收以便刺激總需求的擴大,消滅失業。增加政府開支一方面直接增加了總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了私人消費與投資,間接增加了總需求。減少政府稅收也可以擴大總需求。這是因為減少個人所得稅可以使個人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從而增加消費;減少公司所得稅可以刺激公司的投資;減少間接稅也會刺激消費與投資。
2. 對國內生產總值的理解正確的是( )。
A. 非市場活動包括在內 B. 僅指一個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
C. 是一定時期內所售出的最終產品 D. 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
E. 是指一個國家國土內所生產的產品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
2. BDE 統計國內生產總值應注意:(1)為了避免重復計算,GDP只計算最終產品價值,而不計算中間產品價值;(2)GDP是個市場價值概念。除少數例外,GDP僅僅是指為市場而生產的物品和勞務的價值,非市場活動不包括在內;(3)GDP僅指一個時期內生產的最終產品而不是一定時間內所售出的最終產品;(4)GDP僅僅是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價值,故包含時間因素,是個流量;(5)GDP是指一個國家國土內所生產的產品價值,是一個地域概念,而不管這種生產的生產要素的歸屬關系。這就有了GNP與GDP的區別。
3. 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 )。
A. 促進經濟增長 B. 增加就業
C. 穩定物價 D. 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E. 加強指令性計劃
3. ABCD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把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同時,宏觀調控目標是與宏觀調控任務直接相關的。
4. 在經濟過熱時,宏觀經濟政策應該( )。
A. 減少政府財政支出 B. 增加財政支出
C. 增加稅收 D. 減少稅收
E. 減少貨幣供給量
4. ACE 在膨脹時期,存在過度需求,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政府應該減少政府支出、增加稅收、減少貨幣供給量,以便抑制總需求,消滅通貨膨脹。減少政府開支包括減少公共工程的開支;減少政府購買;減少轉移支付。這樣一方面直接減少了總需求,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私人消費與投資,間接減少了總需求。增加政府稅收可以縮小總需求,這是因為增加個人所得稅可以減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從而減少消費;減少公司所得稅可以減少公司的投資;增加間接稅也會抑制消費與投資。
5. 在“1只綿羊一2把石斧”的等式中,右端的“石斧”( )。
A. 處在相對等價形式上 B. 處在等價形式上
C. 是個別等價物 D. 是表現“羊的價值的商品”
E. 是價值被表現的商品
5. BCD 在一只綿羊=2把石斧這一簡單或偶然的價值形式中,等式兩端的商品處于不同的地位,起著不同的作用。左端的“羊”,通過交換,它的價值在石斧這一商品體上相對地表現了出來,是價值被表現的商品,處在相對價值形式上。右端的“石斧”,用自己的商品價值體現出“羊”的價值,作為個別等價物起等價物的作用,處于等價形式上。注意這一等式的含義。
以上為2014欽州市農村信用社經濟知識常考試題二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4欽州市農村信用社經濟知識常考試題二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admin)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