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2 10:55:38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華圖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華圖發布: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知識點儲備:科技常識,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科技常識作為常識判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必考項目。在具體的考查過程中,綜合性在逐年加強,命題范圍也不斷擴大,不僅涉及科技史,還有重大科技成果和重要科技人物。這也就增加了考試的難度,對考生的知識深度和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華圖網校教育專家縱觀近幾年的科技常識部分,涉及航天史、天文、生物工程、物理、計算機、材料工程、新能源等方面的重要人物以及其重大貢獻。另外,世界航天史、中國的航天進程,如2012年神舟九號發射升空順利將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宇航員送上太空,并完成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伴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航天史一直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
總之,科技常識部分作為常識判斷類題目的關鍵考點,其地位不容忽視,考生在考前備戰中一定要高度注意。
【例題】下列關于人類航天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成功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國
B.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個進行太空行走的人
C.首次實現登月的載人飛船是“阿波羅13號”
D.載人飛船首次在地球軌道上實現交會和對接是在20世紀60年代
【答案】D。解析:1957年10月4日,蘇聯宣布成功地把世界上第一顆繞地球運行的人造衛星送入軌道,A項錯誤;航天員列昂諾夫在1965年3月18日乘“上升2號”飛船遨游太空時,冒險出艙活動24分鐘,成為世界上太空行走第一人,B項錯誤;“阿波羅11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一次登月的載人飛船,C項錯誤;1966年3月16日,美國發射載有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的“雙子星座8號”,繞地球飛行6.5圈,歷時10小時41分,飛行中首次實現載人飛船與一個名叫阿金納的對接艙體對接,D項正確。故本題答案選D。
下面,華圖教育專家就結合歷年試題,列舉考試常考點給考生儲備。
一、科技史
【哥白尼】1543年,哥白尼發表了巨著《天體運行論》,提出太陽中心說。與此同時,A•維薩留斯及其同學M•塞爾維特提出了以心臟為中心的血液循環理論。
【伽利略】伽利略用實驗事實和嚴密的邏輯論證,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如“物體愈重,落得愈快”等錯誤的理論。1609年他親自制做一架望遠鏡發現了太陽黑子。伽利略是太陽中心說的熱心宣傳者和忠實捍衛者。
【牛頓】牛頓科學創造的頂峰是《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其敘述了運動三定律。牛頓對科學的最大貢獻是萬有引力定律。這一定律把地上和天上的物體運動規律統一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力學體系。
【我國航天史】
1999年11月20日,我國“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甘肅酒泉航天發射基地發射成功。
2001年1月10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2年12月30日,我國“神舟”四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國自主研制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航天員楊利偉成為首位飛上太空的中國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費俊龍和聶海勝兩名中國航天員被送入太空。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嫦娥一號”衛星是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的主要目的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嫦娥二號”衛星是中國自主研制的第2顆月球探測衛星。
2011年9月29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進入預定軌道。11月3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劉旺、劉洋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并完成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二、能源技術
【太陽能】一般是指太陽光輻射的能源。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有三種形式: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和光化學轉換。太陽能產品最終目的是為人們的生活服務,太陽能利用設備和建筑一體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核能】又稱原子能,包括裂變能和聚變能兩種主要形式。核裂變主要應用于核能發電,技術應用比較成熟。核聚變則有幾大優點:安全、無污染、高效,核能中聚變能是一種無限、清潔、安全的理想能源。
【生物質能】指由光合作用而產生的各種有機體,是太陽能以化學形式貯存在生物質中的一種能量形式,是一種可再生、永不會枯竭,且對我們地球環境“最友好”的清潔能源之一。目前其主要應用方式有:生物質制沼氣技術、生物質氣化集中供氣技術、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燃料酒精、生物質熱裂解液化技術等。
【地熱能】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斷進行熱核反應,產生的巨大熱能通過大地的熱傳導、火山噴發、地震等途徑向地表散發,產生了地熱能。地熱能主要應用方向有:地熱發電、地熱直接利用、地源熱泵技術、地熱制冷空調技術、地熱能梯級綜合利用技術。其中地熱發電已經成為某些國家的主要發電方式。
以上為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知識點儲備:科技常識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5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知識點儲備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admin)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