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22:19:01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華圖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華圖發布:2014年欽州政法干警文綜歷史:封建社會頂峰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2014年廣西欽州政法干警考試即將來臨,大家在緊張復習之余,也要掌握各種技巧和做各種練習。如果大家沒有充分的準備,肯定不利于考場上的發揮,所以,全面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必不可少的。
一、階段特征:
本階段講述從公元589隋朝統一到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包括短暫的隋朝和唐朝兩個歷史階段。隋朝時間雖短,歷史地位十分重要,為唐朝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礎。唐朝前期,形成封建社會繁盛局面,安史之亂后,唐朝走向衰落。這一時期,政治清明,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封建經濟全面繁榮;多民族國家得到重要發展和鞏固;對外交往盛況空前;封建科技文化輝煌燦爛。
(一)、政治-封建國家統一安定;
1.隋朝完成大統一,從各個方面鞏固了統一。
2.唐朝初期,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行程了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
3.隋唐從政治,經濟,軍事上開創和完善了封建制度,包括三省六部,科舉制,租庸調制和兩稅法,府兵制和募兵制。
(二)、經濟-封建經濟全面繁榮。
1.原因:國家統一,交通發達,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民族交流,中外交往。
2.表現:農業上經濟重心南移和農產品商品化,手工業唐三彩和秘色瓷,商業的貨幣,市場發達,城市四大都市興旺。
(三)、民族-多民族國家發展鞏固
1.特點: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發展和鞏固-邊疆各族都獲得了重要發展建立了政權;中原和邊疆交流密切,促進了雙方發展;中央王朝政策開明加強了管轄和聯系;唐朝的疆域空前廣闊。
2.中央采取開明靈活的民族政策,包括戰爭,管轄,冊封,和親,會盟,經濟文化交流等。具體參看后表。
(四)、外交-盛況空前。
這一時期,海陸交通空前發達暢通;交往的國家地區空前廣闊,交往的形式和深度空前發展,交往的影響空前深遠。具體參看后表。
(五)、文化-輝煌燦爛
這一時期,應用型科技繼續領先世界,唐詩輝煌燦爛,藝術多彩多姿。
二、一分為二的評價隋煬帝.
功過都相當突出.
功顯著:促成南北統一;設進士科,形成科舉制度;修馳道,加強和北方聯系;興修大運河加強南北聯系;加強和突厥,西域等的民族聯系,并派人去臺灣;對外開放,和日本,中亞,西亞等交流密切.
過突出:好大喜功,奢侈腐化,暴政,繁重的兵役勞役,嚴刑酷罰導致隋朝滅亡.
三、封建社會盛世的出現的原因和認識.
原因:根本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適應,階級矛盾相對緩和.具體來說,(1)經過前朝農民起義沖擊,農民得到一定生產資料;(2)后繼統治者進行政策調整勵精圖治-①經濟上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和資料,包括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提倡節儉等.
②政治上革新制度,善于用人,革新吏治,反對****等;③民族上,政策開明,相互交流促進民族融合;④對外開放,兼收并蓄為我所用;
(3)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前提.(4)其他方面,如生產工具改良,水利興修等.
表現: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民族和睦,外交開放交流.中華文明的影響不斷擴大.多民族國家不斷鞏固.
認識:盛世的創造者是勞動人民,但統治者也參與了創造,有時候還起到關鍵作用;盛世的本質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對協調;封建盛世由于封建經濟和政治的內在矛盾,注定難以持久.要形成盛世,要注意協調方方面面的矛盾.
四、封建國家繼續發展(宋元)
一、階段特征:
本階段講述從公元907唐朝滅亡到公元1368年元朝滅亡,包括三個歷史階段,907年到979年是五代十國,979年北宋局部統一到1279年元朝大統一期間是兩宋和遼夏金元的對峙時期,1279年到1368年是元朝的統一。
(一)、政治-分裂走向統一和中央集權強化;
1.分裂走向統一:這一時期,中國處于政治分裂時期,但逐漸走向元朝的大統一,而且統一的范圍和深度遠超秦朝和隋朝。元朝對邊疆的管轄達到空前水平,特別是對西藏和臺灣的有效管轄。
2.中央集權強化:北宋從中央到地方采取分權和收權的方法強化了中央集權,基本防止了篡權和割據的政治現象;元朝形成中書省和行中書省制度,對后代影響至今。
3.改革變法:一種是漢族政權挽救統治危機的改革,包括范仲淹的改革和王安石變法啊;一種是少數民族采取的封建化和漢化改革,例如阿保機,元昊,完顏阿骨打和忽必烈的改革。
(二)、經濟-封建經濟高度繁榮。
(三)、民族-民族大融合局面
1.多個民族爭政權并立,有戰有和,但以和為主,加強了交流和融合。
2.元朝大統一后,出現了民族大融合局面。民族遷徙頻繁,漢族到邊疆,少族到中原;形成新的民族回族。這一時期,民族融合范圍廣,程度深。
3.元朝空前加強邊疆的管轄,特別是西藏和臺灣正式歸屬中央。
(四)、外交-海貿空前。
(五)、文化-高度繁榮
1.應用性的科技三大發明外傳對世界文明進步起了重要作用;
2.儒學發展到理學的階段,理是本源,氣是材料,存天理滅人欲,實際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
3.文學突出了世俗性,宋詞元曲發展。
二、正確認識和評價這一時期的民族戰爭和和議。
民族戰爭:這些戰爭屬于一個國家內部不同民族之間的戰爭,不能采取侵略反侵略來評判;但存在正義和非正義的區別.由于少數民族貴族南下掠奪財富,破壞經濟發展,岳飛等領導的屬于正義戰爭,符合人民利益,也符合兩族人民根本利益.但不宜采用民族英雄的稱號.可稱抗金英雄.
民族和議:
這些議和不能認識是國與國之間的談判,不是外交條約,是民族和約.對于兩宋來說,政治上具有屈辱性,也加劇了人民經濟負擔,但積極意義是主要的,政治上有利于雙方的和平局面,經濟上有利于雙方貿易交流,最終促進民族融合.
三、宋元文化繁榮的原因及四大發明對中西的不同影響
(1)宋元時期,由于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封建經濟繼續發展,在繼承前一時期發達的科學技術成就技術上,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出許多領先世界的文化成就,三大發明是其中最突出的成就。(2)馬克思精辟地評價了中國三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杠杠。這就從深層次上揭示了三大發明給歐洲歷史進程帶來的巨大影響。(3)指南針的發明促進了我國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發展,增加了政府收入,傳到歐洲后為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條件。火藥在中國不僅沒能轟塌封建****制度,反而成為娛樂的煙花爆竹,成為宋元時期民族戰爭的武器。火藥傳入歐洲后成為消除歐洲各地封建割據的有力武器,西方殖民者用大炮打開中國大門,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印刷術對于中國社會文明的保存和傳播起到了劃時代作用,對歐洲科學文化的普及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同時廣西欽州華圖預祝各種莘莘學子旗開得勝,過關斬將。
以上為2014年欽州政法干警文綜歷史:封建社會頂峰 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4年欽州政法干警文綜歷史:封建社會頂峰 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admin)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