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7 14:38:14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華圖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華圖發布:2014欽州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學術帝"自縊而亡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熱點概述
4月19日,中山大學一男生公寓樓二樓自殺研究生蔡潔挺的宿舍。門上的封條已被撕去。
4月30日中午,中山大學靠近東門的一棟學生公寓的二樓,歷史系研究生二年級碩士蔡潔挺寢室房門上的封條已被撕去,房門上方的玻璃窗半開著。
4月16日晚上9點多,這間號碼為223的寢室門前,蔡潔挺的室友小莊外出跑步歸來,"看到那始料未及的一幕"-蔡潔挺"用自縊的方式""選擇了離開"。
至今,沒有一個目擊現場的同學愿意詳細描述那晚的"一幕"。只有小莊在事發第二天給學院寫的一份1800余字的情況說明中,用寥寥300余字敘述他那晚經歷的一切。
當晚9點22分,目睹現場后的小莊撥出了第一個電話。醫務人員趕到后,看到蔡潔挺就表示不用再叫救護車了,因為已經沒有搶救的希望。
同學們的回憶里,蔡潔挺是班上的"學術帝",因成績優異而被免試保送讀研。他不是性格憂郁的人,但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里,他完全變了,尤其是最后一周,他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常常苦笑、發呆。
留在寢室書桌上的遺書里,蔡潔挺吐露了做出這個決絕選擇的最后心跡:"找不到工作,也無法按時畢業,無顏以對"。
蔡潔挺遺書的最后寫著"痛苦啊"。見過他遺書的姑父印象深刻:這三個字用巨大的字體寫了兩遍。
遺書寫在一張活頁紙上,筆跡凌亂,一部分是橫的、一部分是豎的。對于想不開的原因大致寫了兩點:無法按時畢業,找不到工作。
相關評論
人民網:一個年輕生命的突然消失,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非常令人扼腕嘆息的,更何況還是一名“985工程”國家重點大學的研究生高材生--保研者加“學術帝”。而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蔡潔挺的自殺并非個案,因為僅今年以來,媒體就先后報道了一些類似的案例。本來,他們要是不自殺,可以用自己多年的學識為自己的家庭和社會做更多的貢獻。
鄭州日報:任何自殺事件都離不開外因、內因兩大因素。不少人認為,蔡潔挺輕生,折射了當前就業形勢緊張、一些畢業生自我期望值太高、高校某些冷門專業未能適應市場需求等現狀,這當然沒錯。不過細讀報道可發現,另一內在因素才是致命的:這名保送生的自尊心、好勝心太過強烈,以致到了一碰即碎的地步。自尊心就如人體骨骼中的鈣,人無自尊便無羞恥感,會得“軟骨病”,無法堅強自立。有自尊,才能激發自己發憤圖強,不斷進取,做到自重、自愛、與侮辱自己人格的現象做斗爭。可世上任何事都得有個度,物極必反。自尊心過強、臉皮薄到一陣微風吹過也會發癢發痛的人,就變成了一跌即碎的“瓷娃娃”。
科技日報:傳授大學生文化知識沒錯,幫助他們練就生存本領沒錯,對他們進行榮譽教育也沒錯,激發他們 的高遠追求更沒錯,但我們這么做的時候,常常忽視了一個前提:一個大學生只有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耐得住生活挫折,經得起雨打風吹,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人才。溫棚里的花蕾如何 結出香甜的果實?所以, 我們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真正值得同情的,還是這些未開放卻已夭折的鮮花。
模擬題
被稱為“學術帝”的中山大學歷史系研究生二年級學生因就業壓力以及畢業論文無法按時完成,而選擇了自縊的方式離開,引起了我們很多反思,請問你對這件事怎么看?
參考解析
極高的學術造詣以及對待學習的認真態度值得我們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學習,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學習方面被稱為“學術帝”的高校佼佼者因為找工作受挫以及畢業論文無法按時完成而選擇了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人生,非常令人扼腕嘆息,也值得我們深思。
對于這樣一位人才的流失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心態不夠端正。面臨難找如意的工作和延期畢業,高校畢業生正確的做法就應該要有一顆堅強的心,不為壓力所打敗,盡管現在就業是難,但整個社會仍有許多工作,只要高校畢業生放低就業期望值和身段,只要不是絕對的不學無術者,那么找一份工作應該并不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延期畢業本也不是太過丟人的事,“唉聲嘆氣”顯然只是為了面子,這都是不應該有的心態。
第二、擇業好高騖遠,想要一步到位。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尤其在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先就業再擇業”應成為學生找工作的信條。然而,現在的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已經執拗到八匹馬難拉回頭。一些大學生情愿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將就”。這也不利于現在很多大學生接受初入社會的落差。
第三、就業壓力大。我們現在整個社會的就業情況的確不好,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去年,教育部說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699萬,被大家一致驚呼為“史上最難就業年”。而今年,教育部說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高達727萬--又增加了28萬,真可謂難上加難的“史上更難就業年”。雖然如此,但我們看到絕大多數高校畢業生還是選擇了堅強地活著,竭盡一切努力找工作,而不是輕生。
第四、學校以及家庭教育注重學生的學習,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耐挫教育,感恩教育等等不夠重視。我國的教育模式仍舊是填鴨式,一味的傳授大學生文化知識,幫助他們練就生存本領,對他們進行榮譽教育,激發他們的高遠追求,但我們這么做的時候,常常忽視了一個前提:一個大學生只有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健全的人格,耐得住生活挫折,經得起雨打風吹,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合格的人才。
面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多措并舉進行改善:
第一、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擴大就業機會。就業是民生之本。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
第二、學校和家庭在注重培養學生智商的同時,也應注重學生的情商以及綜合素質,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高校一方面需要繼續做好畢業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另一方面需要繼續做好畢業生的就業觀念轉變工作。對于發現有心理隱患的畢業生,高校應該及早發現,并有針對性地耐心輔導,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少數學生輕生。
第三、加強對每個學生的教育和培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擇業觀,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以及積極的心態。擺脫“面子”工程,虛榮心的作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面對挫折,適當的改變就業觀念,可以先就業再擇業,而不能死抱就業必須一步到位的陳舊觀念,正確的自我認識和積極的自我調適。
笑看人生的波折,是一種積極態度,更是一種處世哲理。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有順境就有逆境,而面對各種逆境,主動面對,敬畏生命,就會贏得未來。
以上為2014欽州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學術帝"自縊而亡 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4欽州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學術帝"自縊而亡 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admin)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