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13 22:13:58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華圖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華圖發布:2015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電話不間斷騷擾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幾乎所有手機用戶都接到過“響一聲就掛”的詐騙電話,也不得不長期忍受“辦證”、“發票”、“貸款”、“出售手機監聽設備”等不良短信的騷擾。近年來,詐騙騷擾的內容更是升級到“銀行卡被盜刷”、“購車退稅”、“法院傳票”……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國人與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的斗爭,若以2004年信息產業部發布的《關于規范短信息服務有關通知》為起點,迄今已整整十年。面對這些聽得見、看得見卻摸不著的糾纏,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有人打騷擾電話如此的肆無忌憚?為何那么多“婆婆”管不住一條不良信息?究竟是魔高一尺,還是監管乏力?
千億條垃圾短信電話“擾”你沒商量
360互聯網安全中心2014年公布了垃圾短信中出現頻次最高的年度典型詞匯,包括熱線、發票、積分、貸款、現房、抵押、投資、擔保、抽獎、治療、招商、房產、餐飲等。
據了解,2013年全年,360手機衛士共為用戶攔截各類手機垃圾短信971億條。從垃圾短信的內容來看,以廣告推銷類短信和詐騙類短信為主,此外還有少量包含色情、暴力或反動內容的違法信息。
相比于垃圾短信,騷擾電話更讓人深惡痛絕。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半夜電話突然響一聲就掛了,不以為然地繼續想睡,剛要睡著電話又響了一聲掛了。
在天津從事媒體工作的張先生無奈地說,自己平均每天能接到四五個推銷電話,多是推銷樓盤、理財和各種保險的。“這些電話都是正常的手機或座機號碼,不接又怕誤事,真是太討厭了。”
有關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平均每天有約230萬個電話號碼在不斷騷擾全國手機用戶。從用戶標記的騷擾電話號碼的號段分布上看,85%為移動電話號碼,15%為固定電話號碼(包括普通座機號碼,400、800電話號碼,95開頭的商務客服號碼和各種網絡電話號碼)。
廣告類短信和電話雖然煩人,但勉強尚屬“無害”,詐騙類短信和電話則是實打實害人了。
前不久,四川等多個地區的手機用戶都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爸,給我回個電話。”短信接收者如果按照指示回撥過去,多數會遭遇吸費電話,也有可能落入其他詐騙陷阱,如冒充親友借錢,或者說孩子出了意外急需用錢等。
很多人坦言這樣的短信太具有迷惑性了,幾乎百分之百中招,尤其是孩子在外地上學或工作的手機用戶,會想當然地認為是孩子換了新號碼,毫不猶豫地回撥過去。因此,這種詐騙短信也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坑爹詐騙短信”。
近日,廣州番禺的黃女士在家中接到了自稱是某市“公安局警官”的電話,稱其身份資料泄露,涉嫌洗黑錢。
該“警官”告知黃女士:“你原有賬戶不安全,最好馬上開通一個網上銀行把錢轉移進新賬戶內。”黃女士認為,這是把錢轉進自己的賬戶,就放松了戒備,將錢轉入網銀賬戶。之后,該“警官”又勸告黃女士上網下載一個“保護網銀賬戶的軟件”,以保護資金安全。“警官”得知她下載了這個軟件后,表示會再跟其聯系核實有關“涉嫌洗黑錢”一案的情況。
幾天后,黃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網銀賬戶里的2700多萬元全部被人轉走了,她急忙報警。
據公安部統計,2013年我國電信詐騙發案30萬余起,群眾損失100多億元。
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為何屢禁不止
據了解,垃圾短信主要有三大來源:一是普通手機卡,就像平常用手機發送短信一樣“點對點”發送;二是短信端口,如果發送短信的號碼是以106開頭,就是利用端口發送的;三是偽基站,當用戶經過其輻射區域時,就會收到垃圾信息。
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安全專家萬仁國指出,對于“點對點”垃圾短信,目前治理手段已趨成熟,但偽基站是最難打擊的發送方式。
“偽基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大功率的信號發射,擠掉正常基站直接向手機發送短信。由于其可以偽造任意來電號碼,因此經常被用于發送詐騙短信。諸如令人真假難辨的銀行密碼器升級類短信,就是通過偽造各大銀行號碼,發送帶有木馬鏈接的短信,套取他人銀行卡賬號密碼騙取存款的方式進行作案。”萬仁國介紹說。
數據顯示,2014年第二 季 度 , 360手機衛士共為全國用戶攔截各類偽基站短信12.38億條,平均每天攔截偽基站短信1360萬條。
而對于端口類垃圾短信的治理,則長期處于“拉鋸”狀態。工信部曾開展過多次垃圾短信的整治專項行動,雖然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無法除“根”。上網搜索“短信群發”或“短信平臺”等關鍵詞,依然會發現大量靠群發短信為業的網站。
另一方面,各部門缺乏協調,導致打擊不力,也是垃圾短信得以生存的重要原因。“政策法規層面一直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這讓打擊垃圾短信行動的效果不長久。同時在治理過程中,各部門之間配合程度不夠。”中國互聯網協會反垃圾信息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郝智超說。
安全專家表示,對于電信詐騙犯罪的高發,與電信業務經營者未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落實安全監管制度也有著直接關系。
“垃圾短信治理難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立法缺位。”天津法商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魏蒙說,雖然有很多部門都在參與治理,但執法依據不足,多是部門規定,缺乏可操作性,尤其是對三大電信運營商。“治理垃圾短信完全靠他們自律,即使做得不好也無所謂,缺乏處罰制度。尤其是在一些地方,面對創收壓力,很多運營商往往是睜一眼閉一眼。”
在南開大學法學博士袁松看來,目前對于發送垃圾短信這一行為本身,我國并沒有相關的法律條文作出解釋。若從法律角度對于這一行為進行介入,只能依據短信的內容采取措施,比如是賣發票的,那按照與經濟相關的法律來界定;涉及淫穢色情的,按照治安管理的相關法律來界定。此外,垃圾短信的概念不明確,也給本就十分局限的監管帶來了額外的阻礙。
借鑒他山之石,強化立法監管
有關人士認為,治理垃圾信息和騷擾電話要想見效,必須形成合力,立法、執法并舉,明確監管的主體責任,改變當前“九龍治水”的狀況。
在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立法機構紛紛制定相關法規,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禁止向個人發送市場推廣類短信等垃圾信息,執法部門也會對垃圾信息的源頭進行追查和嚴懲。
袁松介紹,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2003年推出了“不接受電話推銷名單”服務,美國的任何固話或手機用戶都可以在這項服務的專門網站上免費登記,任何人向使用這項服務的用戶發送未經同意的推廣短信都屬非法行為。目前已有2.2億美國手機用戶加入了“不接受電話推銷名單”。而美國迄今為止涉及罰金最高的垃圾短信訴訟案,是兩家公司被控向230萬個手機號碼發送垃圾短信,最后兩家公司被罰4700萬美元。
德國的做法與美國相似,2003年德國通過了《聯邦反垃圾郵件法案》,規定任何機構向用戶發送推銷商品和服務的手機短信,都得經過用戶的書面同意。日本則把重點放在了手機實名制上,認為這是垃圾信息的源頭。
萬仁國介紹,《個人資料保護法》在新加坡有著良好的基礎,這就是移動電話的實名登記。在新加坡所有的電話號碼都必須實名登記,要通過電話實施營銷或者業務推廣,一旦被調查,公司和個人肯定跑不掉,哪怕在便利店購買一張電話卡,都必須登記個人資料。“我國的手機實名制落實得并不盡如人意。”
在借鑒他山之石的同時,中國的立法也應跟上。魏蒙建議國家出臺一部能將個人信息保護、電信運營商責任、誠信體系建設等綜合起來的法律,明確界定執法部門、執法流程、違法處罰、消費者賠償等。
令人欣喜的是,工信部起草的《通信短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被看做是治理垃圾短信的“殺器”。規定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發送垃圾短信者最高3萬元的處罰。
“這一處罰并不算重。因為在德國、英國等國家,這方面的最高處罰可以達到5萬歐元,甚至還要承擔刑事責任。關鍵在執行和落實。”袁松說。
360互聯網安全中心安全專家安揚表示,打擊垃圾短信和治理騷擾電話僅依靠一份文件或某部法規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這是一場持久戰。“既需要公民個人提高防范意識,也需要各個部門形成合力。”
一些專家也指出,就目前來看,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是提升全社會的法律意識。法律的價值在于實施,在更完善的立法出臺之前,如果能把中國現行的法律不折不扣地執行下去,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的問題就會大有好轉。
以上為2015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電話不間斷騷擾 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5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電話不間斷騷擾 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admin)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