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15:26:00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網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華圖教育網發布:2019欽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中國的教育與中國的孩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話題二:中國的教育與中國的孩子
一、中國教育的“美麗”與“哀愁”
首先,我們不能完全否定中國教育的成績。中國過去35年經濟高速增長,如果教育完全失敗,這是不可能的。
1.中國教育的“高均值”:平均水平高
我的第一個觀察是,中國在大規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傳授方面很有效,使得中國學生在這方面的平均水平比較高。用統計學的語言,叫做“均值”較高,意思是“平均水平”較高。這是中國教育的重要優勢,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甚至一些發達國家都望塵莫及的。
這種教育優勢對推動中國經濟在低收入發展階段的增長非常重要,因為它適合“模仿和改進”的“追趕”作用,特別是在與開放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開放讓我們看到了先進,加上我們的畢業生基礎知識扎實,模仿能力強,掙錢動機更強,員工隊伍整齊,就有了很強的執行力,就追趕上來了,這在制造業非常明顯,即使是服務業也一樣。
2.中國教育的“低方差”:杰出人才少
我的第二個觀察是,與“均值”高同時出現的另一個現象是“方差”小,也就是杰出人才少。簡單地說,“方差”小就是兩端的人少,出眾的人少,“杰出人才”少,“拔尖創新人才”少。
“方差”小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在不同發展階段是不同的。在低收入階段,經濟發展主要靠模仿和改進,人才“方差”小無關大局,甚至還是長處,只要“均值”不低。但進入中等收入后,當需要以創新驅動發展時,“方差”小的后果就嚴重了,因為這影響創新,特別是顛覆性創新。中國教育問題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觀察,即人才的“均值”高和“方差”小的特點,既能解釋中國過去30多年經濟發展的成就,又能預示在未來經濟發展“新常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3.中國教育的燃眉之急:學生素養的培育
如果說在知識和能力上是高“均值”、低“方差”的話,那么我的第三個觀察是,在人的素養、價值等方面,我們的問題就是低“均值”、高“方差”了。低“均值”是指人們經常批評的人的素養平均水平低。而人的素養“方差”大,是指太差的人不在少數。知識水平高,做人很差的,就是錢理群先生講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中國教育的問題,決不僅僅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的問題,更嚴重的是造就了不少沒有人格底線的人。
中國教育的首要問題,還不是如何培養“杰出人才”的問題,而是如何培養真正的“人”的問題。
二、中國未來教育發展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研判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對于今日中國教育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根據國家發展的總體安排、社會的變化、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教育自身演變的規律,可以預判未來中國教育將有幾大重要發展趨勢。
1.教育培養目標轉向能力培養為主
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和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有著極大的不同,在未來許多職業將被人工智能等技術所取代,許多新職業將產生。面對未來職業的改變,教育領域必須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傳統上的教育是主要以知識傳授和理解為主的,但在知識記憶和簡單理解方面,目標必須全面地加以調整,由知識記憶為主轉向能力培養為主,更加注重培養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更加注重培養人機合作的能力。可以預見中國未來的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必將加以調整。
2.混合式學習更加普遍
混合式學習是指面對面式的學習和在線學習兩種學習模式有機結合的學習方式。混合式學習不單是兩種方式的簡單混合,而是混合多種教學設備、多種教學方法、多種學習策略與評價方法、同步學習與異步學習、多種課程和學習資源等。混合式學習汲取了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的優勢,比單純的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更有效,在學習計劃制定、學習方法設計、學習效果評價和學習記錄跟蹤等有突出的優勢,有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學習效果的突出優勢,在許多發達國家,混合式學習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是未來教育的重要形態和發展趨勢。
3.學生的培養將更加個性化
個性化培養是指學校根據每個學生特點而采取針對性教育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與工業時代學校統一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學生培養模式相對應的一種培養方式。因材施教是自古以來的教育理想之一,也是最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模式,在農業社會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說是個性化的,但是只是針對少數人群,也并不系統。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在教育中的應用,為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提供了技術的和經濟上的可能性。因此,可以預測,在未來的我國,對學生的量體裁衣式的個性化培養將越來越普遍,這必將成為我國教育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之一。
4.學習更以學生為中心
在工業社會所形成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支配地位,整個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隨著社會發展的大環境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模式正在發生改變,正在越來越以學生為中心。未來社會的發展需要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人,這需要學生在學校教育時期培養積極主動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愿望,這必然要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以學生為中心。人工智能將全面輔助學生課程內外的學習,這為學生的主動學習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5.教師的角色和作用將發生變化
千百年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起到的是主導者和知識傳授者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師的角色和作用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二個方面:一是教師角色的分工更加明顯,教師隊伍日趨分為授課教師和輔導教師兩大類,一些講課能力強、水平高、能夠契合學生需要的教師將主要擔當起授課教師的角色,而許多教師將承擔起輔導教師的角色,針對學生的需要進行輔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二是教師將主要承擔起學生學習規劃者和引導者的作用,而不是直接的知識傳授。隨著信息技術的特別是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大部分教師要承擔起為學生訂制個性化學習方案的角色,將起到學生學習規劃者和引領者的作用,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制定不同的學習規劃,并且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
6.終身學習將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
終身學習是一種學習理念,在古代世界就產生了終身教育的思想,但是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終身學習并沒有普及,人們的學習主要是在學校中完成。但是隨著人類社會邁入知識社會,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社會對人們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日新月異,學習主要在學校完成的方式顯然已經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知識社會需要人們不斷更新知識和能力,以滿足職業的要求和社會進步的需要,這將帶來終身學習的普及。終身學習不但要求人們從學校畢業后繼續學習,也要求學校教育方式的轉變,要求學校更加培養人們的終身學習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學習將伴隨人的一生,終身學習將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
以上為2019欽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中國的教育與中國的孩子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9廣西公務員考試申論話題,中國的教育與中國的孩子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廣西-華華)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