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3 09:52:55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發布:2022年廣西欽州事業單位招聘每日一練及解析:10月3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廣西事業單位招聘網同步華圖事業單位發布每日一練:2021年廣西事業單位招聘每日一練及解析:10月3日。更多關于事業單位每日一練,事業單位題庫,事業單位備考的相關資訊,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招聘網/廣西事業單位公眾號和交流群。
2022年廣西事業單位招聘每日一練及解析:10月3日
一、單選
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但道德與法律又有各自的邊界,它們有各自發揮作用的范圍。關于道德與法律的區別,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而道德規范的內容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中
B.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而道德只要求人們行為的動機
C.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和傳統的力量以及人們的自律來維持
D.法律一般要求權利和義務對等,而道德一般只規定了義務,并不要求對等的權利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法理學的基本概念知識并選錯誤項。
法律由國家制定,并依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實施,使它能夠起到規范人們言行的作用。法律規范人們的方式,主要是以禁止的方式。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道德通過道德輿論的褒揚與貶斥規范人們的行為。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一種行為規范,它具有明確的內容,通常以各種法律淵源的形式表現出來。而道德規范的內容存在于人們的意識之中,并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A項排除。
C項: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靠人們自覺遵守。C項排除。
D項:法律以權利義務為內容,要求權利義務對等;而道德一般只以義務為內容,并不要求有對等的權利。D項排除。
2.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非常重視民族問題,隨著黨對中國國情認識的不斷深化,逐步明確提出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以實現
B.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黨政專題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根據《憲法》第一百一十二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因此,D項表述有誤,當選。
因此,選擇D選項。
3.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的方言眾多。我國憲法中也有對相關內容的規定,下列不符合憲法條文表述的是:
A.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
B.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C.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語言文字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根據《憲法》第一百二十一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因此,D項,應當使用全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表述有誤,當選。
因此,選擇D選項。
4. 導購孫某在引導顧客購物的過程中,為達到迫使顧客消費的目的,采取辱罵、威脅等手段,強迫顧客購物,消費金額達1萬余元。孫某被人民法院以強迫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這一案例體現了法的:
A.強制作用
B.指引作用
C.推理作用
D.預測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法的價值和作用知識。在法的作用中,有指引作用,評價作用,預測作用,教育作用,強制作用。強制作用指法律具有的制裁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的作用,題干中導購孫某因強迫交易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體現了法的強制作用。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法的規范作用分為五個方面:①指引作用。這是指法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影響。②評價作用。這是指法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具有判斷、衡量他人行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③教育作用。這是指通過法的實施,法律規范對人們今后的行為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誘導影響。④預測作用。這是指人們可以根據法律規范的規定,事先估計到當事人雙方將如何行為及行為的法律后果,從而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合理的安排。⑤強制作用。這是指法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實現,運用國家強制力制裁、懲罰違法行為。法的強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證。
5. 某高校法律基礎課堂上,同學們就我國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權利進行了熱烈討論。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同學認為,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學研究的自由
B.乙同學認為,患有精神疾病的公民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C.丙同學認為,被剝奪政治權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作品的自由
D.丁同學認為,口吃的公民不享有藝術創作的自由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知識。根據《刑法》第五十四條,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下列權利:(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二)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三)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四)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可知,A項錯誤,排除;C項表述正確。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B項:根據《憲法》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B項排除。
D項:根據《憲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D項排除。
6. 下列對我國司法機關的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B.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C.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D.我國司法機關實行司法獨立原則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國家機構知識并選錯誤項。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依法獨立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接受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并向其報告工作,這是由我國的政治體制所決定的。也就是說我國的司法獨立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司法獨立。真正意義上的司法獨立是司法機關獨立于一切單位和個人,包括政黨機關、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及個人。而我國現在的司法獨立只是獨立于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而并不是針對所有的機關、單位和個人而言的。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根據《憲法》第一百三十一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可知,A項正確,排除。
B項:根據《憲法》第一百三十六條,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可知,B項正確,排除。
C項:根據《憲法》第一百四十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可知,C項正確,排除。
7.李某因違法行為受到行政處罰,當(),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其行政處罰。
A.李某第一次實施違法行為時
B.李某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時
C.李某在戶籍所在地實施違法行為時
D.李某與他人一起實施違法行為時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行為知識。
第二步,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由此可知,題干中,李某受他人脅迫有為法行為時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其行政處罰。
因此,選擇B選項。
二、多選
8. 法律責任是指因違反了法定義務或契約義務,或不當行使法律權利、權力所產生的,由行為人承擔的不利后果。法律責任的種類包括:
A.刑事責任
B.民事責任
C.經濟法責任
D.國家賠償責任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責任知識。
根據法律規定,根據違法行為所違反的法律的性質,可以把法律責任分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經濟法責任、刑事責任、違憲責任和國家賠償責任。追究法律責任的原則包括:個人負責,不株連原則;重在教育原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原則。構成法律責任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或必須符合的標準,它是國家機關要求行為人承擔法律責任時進行。
因此,選擇ABCD選項。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規定的內容包括:
A.我國的根本制度
B.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C.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和職權
D.我國的根本任務
【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憲法知識。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根據《憲法》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憲法第二章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憲法第三章規定了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和職權。因此,選擇ABCD選項。
10.“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所強調的意義在于:
A.憲法是國家一切立法活動的基礎
B.沒有憲法的國家不能稱其為國家
C.一切組織必須以此作為行為準則
D.在遵守的情況下才能體現其效力
【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查憲法基本理論知識。A項: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A項說法正確,當選。C項: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C項說法正確,當選。
因此,選擇AC選項。
【拓展】B項:國家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國家三要素理論可以如此概括:當在一個固定的領土范圍內居住著一個人民,而在這個人民中又行使著一個合法的政治權力時,便存在著國家。B項排除。
D項: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與是否遵守無關。D項排除。
以上為2022年廣西欽州事業單位招聘每日一練及解析:10月3日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22廣西事業單位每日一練,2022廣西事業單位題庫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網易號后臺)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