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11:03:33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3欽州國家公務員筆試行測數量關系:巧妙的“最不利原則”,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2023國家公務員筆試時間預計在11月中下旬,筆試內容還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以下為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備考文章,幫助各位考生提高應試能力:
【筆試公告】2023年國家公務員筆試公告
【筆試內容】2023年國家公務員筆試內容
【教材6本+講義2本+259課時網課】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書課包 | 更多
“最不利原則”是什么呢?看字面意思,最不利就是最不好的,最壞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通常說,做好最壞的打算,就能夠承受住它的結果。那這和我們公考中有什么關系呢?其實行測考試中數量關系考查范圍廣,題型變化多,使得廣大考生對于數量關系束手無策。我們從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會說一句話“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掌握了數量關系中的題型特點和解題方法,那么讓大家頭疼的數量關系題目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行測當中就有一種類型的題目十分有趣,貼合生活經驗,掌握起來很快,很容易得分的題目。那么現在我們來看一下,什么叫最不利原則?它的題干特征是什么?又是如何去求解的呢?接下來華圖教育將一步一步為大家介紹最不利。
1、題型特征
題干中通常會問到:至少……才能保證事件A發生
2、題型辨別:
例1:一副完整的撲克牌,小明每次從中隨機抽取一張,那么至少要抽多少張,就有可能抽到大王?
解析:對于這種問法,至少要抽多少張,就有可能抽到大王,這種只需要有可能性抽到就可以了,所以是最有利,最好的情況,所以最少只用抽一張,它就是有可能抽到大王的。
例2:一副完整的撲克牌,小明每次從中隨機抽取一張,那么至少要抽多少張,才能保證小明一定能夠抽到大王?
解析:對于這種問法,至少要抽多少張,才能保證抽到大王,對應的就是至少……才能保證,保證意味著這個事情的發生是百分之百的,這種題型就是我們所說的最不利原則。那如何求解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3、解題技巧
解題原則:盡可能不讓事件A發生
例:對于上題中撲克牌的問題,做好最壞的打算,就是盡可能不抽到大王,我們前面先把除大王以外,剩下的53張牌抽完,然后再去抽就一定能夠保證抽到大王,所以總次數為53+1=54次。那么我們具體考試時候遇到題目將如何求解呢?
下面我們將通過歷年試題的形式來給大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
例3.某單位組織黨員參加黨史、黨風廉政建設、科學發展觀和業務能力四項培訓,要求每名黨員參加且只能參加其中的兩項。無論如何安排,都有至少5名黨員參加的培訓完全相同,問該單位至少有多少名黨員?
A.17 B.21 C.25 D.29
解析:C。通過對題目的分析,實際上問的就是至少要有多少人就能保證有5名黨員參加的培訓完全相同,因此分析是最不利問題。那在這里我們首先要知道黨員參加業務能力培訓有多少種情況數,題干說每人參加2項,那先從4個項目中選擇2個項目,沒有順序要求是組合,所以最終求出情況數為24,現在需要每個組合下面有5個人選擇,那么最壞的打算,就是每個組合下面都只有4個人,4×6=24,則最少是24+1=25個人。
4、經典例題
問題:在一個口袋中有 10個黑球、6個白球、4 個紅球,至少從中取出多少個球才能保證其中有白球?
A.14 B.15 C.17 D.18
解析:【答案】B。解析:考慮最差情況,當取出 10 個黑球和 4個紅球后剩下的任取一個即可保證拿出來的肯定有白球。最少10+4+1=15,因此至少取 15個可以保證拿到的是白球。
5、總結
“最不利原則”一般來講都可以通過去找“最差情況”來解決問題,一般來講比較簡單。所以說,大家如果在考試中發現有題目符合“至少……才能保證……”的題型特征,那么我們一定不要放棄。因為這類題目題型明確,方法巧妙,計算簡單,用時少,我們一定要拿下這個分數,為我們的行測“爭光添彩”。
國考禮包:2023版國考360禮包(高頻考點+備考指導+考情分析)
推薦教材:2023升級版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測+申論) 預測 2本 | 更多
推薦網課:【教材6本+講義2本+259課時網課】2023國家公務員考試書課包 | 更多
以下介紹國考行測中言語理解與表達: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例題1:環境保護主義是一種信念,是一種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強烈愿望。要實現這一愿望,就必須樹立一種自然共同體的意識,即將人類在共同體中的征服者角色,變為這一共同體中的普通一員。它暗含著對每個成員的尊敬,也包括對這個共同體本身的尊敬。只有樹立了這樣的一種道德意識,人們才有可能在運用其在這一共同體中的權利時,感到所負有的對這個共同體的義務。這不僅依賴對自然本質的科學理解,也依賴在了解基礎上建立起的對自然的感情。
文段最后一句話中的“這”指的是:
A.自然共同體意識的樹立
B.對自然共同體的義務
C.熱愛自然的感情
D.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愿望
(答案:A。首句指出環境保護主義“是一種重建人與自然關系的強烈愿望”,次句說明“要實現這一愿望,就必須樹立一種自然共同體的意識”,第三句說明“只有樹立了這樣的一種道德意識”的重要意義,最后歸結到“這不僅依賴……,也依賴……”,即實現這種意識的條件。因此,可知“這”指的是“自然共同體意識的樹立”,正確答案為A。)
例題2:中國道路的成功開創不僅創造了中國奇跡,而且創造了中國經驗。中國經驗無疑是中國智慧的結晶,具有鮮明的______。但是,中國經驗作為中國道路的積極成果,也是在遵循歷史發展和現代化發展規律、吸收世界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是對人類文明發展進行探索的重要產物,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規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______。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地域性 國際性 B.實踐性 理論性
C.先進性 創新性 D.特殊性 普遍性
(答案:D。這段文字主要講的是中國經驗既具有中國特色,又反映了一般規律。第一空,中國經驗是在開創中國道路的實踐中取得的,所以具有“實踐性”“特殊性”。“地域性”“先進性”與前文語境不符,故不選。第二空,中國經驗吸收了世界發展的經驗教訓,又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規律,所以具有“國際性”“普遍性”與“創新性”,其中“普遍性”最為合適。此處并沒有強調“理論性”,故不選。綜上,應填入“特殊性”“普遍性”,正確答案為D。)
以上為2023欽州國家公務員筆試行測數量關系:巧妙的“最不利原則”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23國家公務員,2023國考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廣西-華華)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