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15:40:42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4欽州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關于詩句均描述了一種生物學現象...,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關于下列詩句均描述了一種生物學現象,對其解釋錯誤的是:
A.“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體現動物的擬態
B.“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體現植物的向光性
C.“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體現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體現植物開花受溫度影響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醫學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動物為了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行為屬于防御行為。詩句里黃蝶與菜花顏色相近都是黃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動物發現,是一種保護色,屬于防御行為,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擬態,是指某些動物在形狀、色澤、斑紋等外表特性上與其它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現象。它是動物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為。二者的區別是:擬態是模擬周圍環境中的形態,如尺蠖之極似樹枝,鳳蝶幼蟲之極似鳥糞等。保護色則是盡量使自身與周圍環境中的顏色一致,如變色龍能在周圍環境對光線的反射中迅速地改變體色,變成樹干或樹葉的顏色來保護自己,沙漠里的動物,大多數都有微黃的“沙漠色”作為它們的特征。A項體現的是保護色而非生物的擬態。A項錯誤。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向光性是指植物生長器官受單方向光照射而引起生長彎曲的現象。對高等植物而言,向光性主要指植物地上部分莖葉的正向光性。紅杏伸出墻外是受墻外陽光刺激引起的,說明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具有應激性。“一枝紅杏出墻來”體現了植物有向光生長的特性。B項正確。
C項:在生態系統中,細菌和真菌能夠分解動植物的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來取得有機物,生成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等,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進入生態循環。因此,落紅化泥能夠體現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項正確。
D項:詩句翻譯為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放。這是因為,海拔每升高1千米氣溫下降6℃左右,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開得晚,才有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自然現象。表明植物開花受溫度影響。D項正確。
24年國/區考公務員,想上岸么
說學就學,何必等明天!來參加華圖五一嗨學贏吧!
今日早一步,上岸更近一步,加油!
以上為2024欽州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關于詩句均描述了一種生物學現象...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廣西-華華)上一篇:2024欽州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關于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下一篇:沒有了
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