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10:41:03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4國家公務員欽州每日一練:應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自明清以來,大眾對于國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國”,這主要得力于羅貫中所寫的史傳文學《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據實指陳,非屬臆造”,但題材取舍、人物描寫、故事演繹則廣納傳說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藝術虛構。在受眾那里,《三國演義》經常被當作三國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學誠稱其“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以至觀者往往為之惑亂”。這種“惑亂”,就是信史與史傳文學兩者間的矛盾性給讀者帶來的困惑。“文”與“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會導致“惑亂”。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
A.人們應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B.“文史分家”是評價史傳文學的重要標準
C.史傳文學的生命力在于適度的史學真實性
D.史傳文學是文學性與史學價值的對立統一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以讀者常把史傳文學《三國演義》當作信史為例,引出“信史與史傳文學兩者間的矛盾性給讀者帶來的困惑”。接著通過轉折詞“但”強調“文”“史”不能混淆,不能以“文”代“史”,最后一句進行反面論證。文段是“分—總—分”結構,主旨句是“‘文’與‘史’……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根據“‘文’與‘史’固然不可分家”可知,B項表述與原文不符。C項:“史傳文學的生命力”為無中生有。D項:文段強調的是“以‘文’代‘史’”,并未說明對立統一。
24年國/區考公務員,想上岸么
說學就學,何必等明天!來參加華圖五一嗨學贏吧!
今日早一步,上岸更近一步,加油!
以上為2024國家公務員欽州每日一練:應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廣西-華華)上一篇:2024欽州國家公務員每日一練:在合作社中引入集體經濟組織的意義
下一篇:沒有了
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