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14:04:44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華圖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華圖發布:2014廣西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古城為何頻遭火災,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近期,全國多地發生古建筑火災,1月11日,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發生大火,過火面積高達4萬平方米,造成335戶、242棟房屋受災,初步測算已造成經濟損失達1億多元人民幣;1月25日,貴州省鎮遠縣報京鄉報京侗寨發生寨火,100余棟房屋被燒毀,據初步統計,火災已致當地1184名民眾受災,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970萬元人民幣。
古建筑是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國家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加強古建筑的消防工作,確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是保護珍貴歷史文化遺產的一項緊迫而又重要的任務。
從消防角度看,古城的特色往往也是其軟肋所在,尤其當建筑街巷的古代“軀殼”與現代電氣化設備“擰”在一起,各種隱患潛滋暗長。許多古城“坐在火堆上”,正是在這樣的現實困境之中,風險與應對之間的強烈反差令人觸目驚心。此前的獨克宗火災,起因是商戶用火不慎,但一點火星就能“火燒連營”……大火過后,人們才發現,盡管有兩套消防系統卻無一管用,房墻上滿是房主自己拉設的電箱以及電線,一些消防栓壓在地基之下。消防基礎之脆弱、觀念之淡薄,使人震驚。
其實,在獨克宗古城,曾有傳統村規民約,每年秋冬季節,“有司”會用一把特制的“大刀”,把建筑“超規突出”的部分砍掉,以保持建筑之間的安全距離。這種“一刀切”,既是一種防治火患的民間智慧,也具有深刻的文化意味。
古城失火現象,不只是一個消防問題。沒有對欲望的約束、對文化的敬畏,文物的生存與發展,就會在單純的逐利邏輯中陷入歧途。許多去歐洲參觀古城堡的游客發現,當地導游常常會特意講解他們是如何進行火災防護的,像傳奇軼聞一樣津津樂道。這一個細節,其實與嚴密的文物保護法律、巨大的維修投入、廣泛的社會參與等息息相通,它們共同傳遞出一個信念:保護古城就是守護歷史,守護歷史就能開啟未來。
更多廣西事業單位考試信息請訪問廣西人事考試網
以上為2014廣西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古城為何頻遭火災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4廣西事業單位面試熱點:古城為何頻遭火災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admin)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