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1 23:07:00 欽州華圖 www.9hi.org/ 文章來源:廣西華圖
【導讀】華圖欽州華圖同步廣西華圖發布:2014年欽州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養老標準化如何對接個性化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欽州考試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養老服務需求迅速增長,推行養老標準化可以有效規范養老機構管理和服務行為,保障老年****益。
標準化養老如何實現?效果如何?能否推廣?記者走進我國首個國家級養老標準化示范院——北京四季青鎮敬老院,進行實地探訪。
養老服務有何標準?
8個服務等級、145項服務標準
來自山東的李奶奶住在四季青鎮敬老院1121房,今年84歲,來這里已經4年了。“這兒比家都好!”李奶奶笑著說,每天早上5點左右起床,護理員會在飯前提醒吃藥,8點的早餐、11點半的中餐、17點的晚餐都會送到房間,打掃室內衛生、打開水等服務也很周到。
敬老院共有床位756張,現有640余位老人。護理項目細化為一級至八級,共19項服務內容。其中一級為全自理型,服務內容為每日打掃室內衛生,每月清理床上用品、窗簾等;八級服務范圍則最全面。
敬老院共有103個護理人員,平均年齡45歲左右,設置48類崗位,每類崗位都有詳細的崗位手冊。護理員兩班倒,分別是7:30—17:30,17:30—7:30。以白班護理員為例,崗位手冊明確規定共有14項具體工作內容,包括每天打掃房間兩次,每天幫助老人喂飯、喂水、喂藥,每兩個小時為臥床老人翻一次身,等等。
作為鎮辦集體產業,四季青鎮敬老院目前自收自支,按照運營成本,以市場定價。院長劉中麗介紹說:“收費主要分3塊:第一是每月300—1800元不等的護理費;第二是床位費,無衛生間的900元/月,有衛生間但房間面積較小的1500元/月,設施新、房間面積較大的2100元/月;第三是餐費,一葷一素一湯的定餐是700元/月,選餐則是800元/月。”
敬老院依照通用基礎標準、服務保障標準和服務提供標準3個分體系,共完成標準145項,其中制定企業標準106項。同時,還完成涉及院領導、護理部、膳食部等8個方面49項標準的崗位手冊。
“舉個簡單的例子——給老人擦桌子。我們嚴格規定:一塊抹布只能擦一張桌子。”劉中麗說,擦完一張桌子后,抹布要在消毒液中浸泡半個小時,然后再曝曬、晾干,之后才能再次使用。
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石人炳認為:“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養老服務逐漸從家庭轉移到社會,一些國家還建立了長期照料保險制度,對不同失能狀況的老人提供不同級別的照料服務。對老人的失能狀況和相應的服務就應該有判別的標準,養老服務標準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紓解老人孤獨感?
推行“親人養老”,志愿者一對一心理陪伴
“我想用數字來表明我到四季青以后的變化。”83歲的景奶奶說:“第一,我的體重從剛來的84斤增加到現在的104斤;第二,七八年前我就有老年震顫,得拄著拐棍,走十幾步就得歇會兒,來這兒以后,我每天早上鍛煉40分鐘,拐棍也被我擱倉庫了;第三,心態上,老伴去世后,我一個人來四季青,有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是‘死緩’,但是護工和老伙伴們天天逗我笑,陪我說話,心里寬敞多了。”
閑暇時,曾在教育局工作的景奶奶還愛看報紙,把精彩的文章剪下來做記錄。“我剪了很多本報紙,我要把美景剪下來,把大家的心情剪下來,把四季青的生活剪下來。”馬年伊始,景奶奶給敬老院辦的《夕陽紅》雜志寫了一篇文章——《贊夕陽無限美的“畫卷”》。“本來題為‘夕陽無限好’,但是‘好’還不夠,應該是夕陽無限美。”
如何在實行標準化服務的同時,化解老人的孤獨感,這是敬老院必須面對的問題。只有如此,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才可能實現“夕陽無限美”。
“院里強調‘親人養老’,我們有些已經不叫大媽,都叫老媽、老爸。還有娛樂活動,豐富老人生活,比如有閱覽室、棋牌室等。”劉中麗告訴記者。
在志愿者服務方面,美新路基金會每周末都會來和老人進行一對一的心理陪伴,至今已20年;還有95824部隊的官兵,陪老人解悶,讓老人不孤獨;還有各種社會團體來獻愛心,為老人理發、照相……
在敬老院里,老人們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從2011年起,93歲的黃奶奶和81歲的周奶奶就一起住在一個套間。“我眼睛視力只有0.2,耳朵也不好,不看電視,都是周奶奶看到有趣的就給我講講,把我當親姐姐照顧,家里人問我們需不需要單間,比較方便,我們2個都不同意,因為誰都離不開誰。過去我們是2家,現在我們是1家,她的兒女來看她,也來看我。我住院的時候,我在醫院想她,她在這兒想我。在這兒,最后一站很享福。”黃奶奶笑著說道。
怎樣保證標準實施到位?
護理員崗前培訓,設立預案應對突發情況
“我們專門建立了標準化辦公室,院里每月檢查,園區組長、部門主任每天檢查,比如發現衛生死角會對責任人進行處罰,1處1分,1分10元。”劉中麗介紹說。
在硬件設施上,從統一布局的院內環境,到統一色調的安全提示牌、房間設備等,都可以看到標準化的痕跡。
硬件有了,軟件跟不上也不行。四季青鎮敬老院首先要求所有護理員進行培訓,100%持證上崗。上崗之前還要進行一個月“以老帶新”的實習培訓。敬老院現有2名技師,13個高級護理員,20個中級護理員,其他是初級護理員,護理比例約為1∶5,平均每月工資3000元。
技師史潤萍,在四季青敬老院已經工作19年了,主要負責義霖園一區的19位老人,她被多位老人形容“比閨女還好”。“老人也會有脾氣,我也會有委屈。不過多鼓勵老人,把工作做細致、到位、耐心,老人心里會明白的。” 史潤萍說。
為妥善應對突發情況,護理部為老人安全上4道“鎖”:首先設有應急預案,對護理員進行應急培訓和考試,每季度實操演練;在實踐中,護理員24小時照護老人,了解護理員的病情,隨時觀察;當病情惡化時,護理員給配備4個醫生、8個護士的醫務室打電話,醫生給出診斷;如果問題嚴重的話打120,最多10分鐘就可以把老人送到附近的醫院,專門為老人開辟綠色通道。
敬老院還引入了智能化儀器“呼叫器”,老人人手一個,需要服務隨時呼叫,同時監控系統會確認3分鐘內護理員是否到位。
“養老服務標準的制定有其難度,一方面,服務對象的個體差異較大;另一方面,服務行為發生的場所千差萬別,而且服務的內容豐富多樣。盡管如此,相關標準可以從一些基本的服務開始,在實踐中逐步完善。” 石人炳表示。
定了標準 就看執行
陳 凌
有這樣一個統計數據:目前我國老齡化人口占總人口數量的14%,預計20年后的老齡人口占比將達到22%到23%。老齡人口增加,社會老齡化加劇,這使得如何為老人提供更好的養老服務成為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應該看到,每個老人的身體情況、失能狀況不同,所需要的養老服務也不一樣。讓老人享受到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要更多、更詳細的標準。四季青鎮養老院的嘗試對于“銀發產業”標準化而言,僅僅是一個開始。因此,盡快制定出養老的“服務清單”迫在眉睫;如此,才能讓每一項養老服務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而這,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專業人士等的共同努力。
標準制定出來了,執行更重要。養老服務到不到位,護理人員的素質是核心。曾有專家指出,我國需要1000萬的養老服務人員,但現在全國所有養老機構人員為22萬,缺口巨大。養老院應充分利用崗前培訓、見習培訓、老人“傳幫帶”等環節,加強護理人員培訓。二來要強化監督機制。千言萬語不如踐之于行,而行之好壞,監督很關鍵。養老服務的標準化建設,有必要將標準化實施的監督機制建設也納入其中,構建一個政府、社會組織、媒體和家屬等共同參與的監督體系。
以上為2014年欽州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養老標準化如何對接個性化 的全部內容,更多關于2014年欽州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養老標準化如何對接個性化的信息請關注欽州華圖教育網/欽州人事考試網。
(編輯:admin)貼心微信客服
Q群刷題備考